在「最黑暗的時刻」中,找回英雄的真正意義。

電影「最黑暗的時刻」觀後感

Dondon Tsai
6 min readJan 31, 2019

英雄是甚麼? 近年來,超級英雄電影越來越多,誇張的故事和華麗的畫面讓這些電影大獲成功。英雄變成了一種繪在T恤上,可以拿來穿搭的流行。

諷刺的是,英雄的形貌卻在超能力炫目的CG效果中模糊了起來。這些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離現實是如此之遠,讓英雄成了幻想中的事物。此時,「最黑暗的時刻」中沒有驚心動魄的動作場景,也沒有天馬行空的超能力,卻用一位不完美的英雄-二戰中領導英國的邱吉爾-找回了英雄的本質。

酗酒的暴躁老頭

黑暗中的雪茄,老態龍鍾的身軀、嚴厲的言詞。電影一開始就挑明邱吉爾並不是一位光鮮亮麗的英雄。手上總握著一杯烈酒,嘴上叼著一支雪茄,他反倒像是一個戲份太多的反派,

酗酒讓他隨時講話都有些模糊不清,但當人聽不清楚他的碎語時,他又不帶一絲耐心。性格爆烈又口不擇言,使得就連英國國王都對邱吉爾感到有些害怕。不過,這位粗暴的酒鬼卻在二戰的前夕,接到了來自皇宮的任命,成為了大英帝國的首相。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爵士

雖說成了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首相,邱吉爾絕不是長袖善舞的傳統政治家,也不是因為他柔軟的手腕登上大位。只因他對希特勒的強硬態度博得了反對黨的尊重,他的同志才勉為其難的推他作為人選。但沒什麼政治資本的他也因此必須在內閣中納入他的兩個老敵人-剛下台的首相張伯倫與哈利發克斯,他們兩位在杯觥交錯中的登場可比邱吉爾風雅多了。

經重上色的希特勒照片

與堅持主戰的邱吉爾相比,他們還對慘烈的一戰記憶猶深,深恐再一次的戰爭會導致歐洲的毀滅。因此張伯倫對戰爭的看法與邱吉爾截然不同: 比起戰爭,他更想要妥協帶來的和平。因此這兩位風度翩翩的紳士反而是劇情上的反派,與我們粗暴酗酒的英雄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張伯倫下台的理由就是因為實行後世惡名昭彰的「綏靖政策」,縱容希特勒的擴張,置英國於對戰爭毫無準備的慘境。雖說如此,綏靖政策並沒有單純的被解釋成軟弱,張伯倫也沒有被塑造成懦弱的小人。

最黑暗的時刻

與其相比,電影描繪了戰爭的殘酷,使觀眾更能對主和派感同身受。在邱吉爾最掙扎的時刻,「反派」們的理性的言語更是深深打入邱吉爾與我們觀眾的心中。同樣知曉戰爭的可能後果,邱吉爾內心的掙扎也愈發強烈。

邱吉爾接任首相的時候,被派去支援法國的英軍受困於敦克爾克。幾十萬英國子弟望著多佛幾乎可見的骨白山壁,等待著來自英倫海峽對岸的船隻載他們回家。同時,希勒勒的坦克正以閃電般的速度橫掃法國的田野,法國即將全面淪陷,然而英國卻沒有足夠的船隻展開救援。

Dunkirk, Cundall, Charles Ernest

此時對邱吉爾來說是扎扎實實的四面楚歌。陸軍即將全軍覆沒、法國人沒有絲毫鬥志、美國人愛莫能助、身邊又盡是只想著和平的政敵。在如此絕望的景況,邱吉爾開始懷疑起自己。

邱吉爾過去也曾犯下無數錯誤,使數萬精兵喪生的加里波里登陸戰、徒勞無功的金本位計畫、淪為笑柄的俄國政策。這一次,或許他真的錯了。內憂外患之下,他接受了哈利發克斯的提案,同意商討和談的條件。

如果電影在此結束,我們真能責怪邱吉爾懦弱嗎? 佔著後見之明的我們,要說堅持一戰確實很簡單。但身處當時,孤立無援的英倫三島要如何隻身對抗席捲歐陸的黑暗力量? 為了這渺茫的勝機,將要流出多少鮮血?邱吉爾肯定也意識到了,他也看見了這一切將帶來的犧牲。 我想任何一位理性的人在此時都會選擇妥協。

不理性的偉大

但他沒有選擇理性,他用近乎愚勇的勇氣下選擇了堅持。他在群眾的支持下重新振作,駁回了和談的提案。在下議院的演說中,他向世界宣示了英國戰鬥到底的決心。

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在海上作戰,乘著高漲的信心和力量空中作戰,不惜一切保衛我們的家園。 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軍登陸點作戰,在平原和街巷作戰,在山野作戰。 我們永遠不會投降。

在最黑暗的時刻,邱吉爾成為了英雄。

他的勇氣讓他一肩扛下犧牲的責任。他對勝利的執著讓他不為失敗的恐懼所惑,用孤注一擲的堅持換來了世界的自由。超卓的勇氣成就了他的偉大。

愛默生說:「英雄不比平常人勇敢,他們只是比平常人多勇敢了五分鐘。」對邱吉爾來說,他多堅持了六年。他用他激勵人心的言詞激勵出「英國人民還不知道自己擁有的勇氣」。他帶領英國挺過倫敦大轟炸、大封鎖,堅持不懈的抵抗無人能抵的希特勒,最終走向勝利。他無盡的毅力無法用理性解釋,但正是這偉大的不合理使一介凡人得以成為英雄。

Photo by Esteban Lopez on Unsplash

這種浪漫讓英雄在故事中受到傳唱,變成傳說。但當英雄變成傳說,英雄的偉大的不合理開始變成不合理的偉大。英雄從現實落入幻想,成為遠不可及的事物。英雄的事蹟開始充滿著渲染,我們的英雄故事變成了漫畫家的幻想。但我們在現實中找不到超能力,也找不到一騎當千的英雄。太過遙遠的形象,讓我們再也無法在現實中找到英雄。

但當我看著這個有點討人厭的老人,英雄重新回到了現實。邱吉爾的暴躁、酗酒,一再提醒他是一個曾活在這世上的人,而不只是某個虛構的傳說。這一個有血有淚、脆弱而不完美的英雄重新彰顯了英雄的本質-超脫現實困難的偉大事蹟。「最黑暗的時刻」用無數缺點構築出他的骨肉,讓史書中的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爵士得以活生生的走到我們眼前。

英雄面前,我們才看見了他的偉大。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