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是不是過譽了?

恆毅力「Grit」讀後感

Dondon Tsai
6 min readJan 21, 2019

期末考後我開始懷疑一件事:不錯的天賦是不是無法繼續凱瑞我卓越的懶惰了?雖說不到無法支應,但最近我確確實實的感到了天賦的極限。不過如果說20歲就到了盡頭,天賦似乎也不若想像中管用。天賦是不是過譽了? 抱持這樣的懷疑,我翻開了號稱有比天賦更重要的事的書-「Grit」。

「Grit」這個字直接丟給谷歌的話,跑出來的會是砂礫這個不知所以的結果-要說幾顆沙子是成功的祕訣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原來Grit還有另一層意思-砂礫般堅忍不拔,中文翻成恆毅力。

恆毅力是熱情加上毅力,也就是持續且熱情的投入目標的能力。這本書主要就是在講恆毅力的重要性與培養恆毅力的方法。

看到這,大部分人應該都會想「廢話,有誰不知道努力很重要?」的確,龜兔賽跑的故事早就告訴我們,勤能補拙。但其實對於「卓越」等級的成就,我們還是過度重視天分,低估投入的重要性。

卓越是不斷積累的平凡

實驗指出即使嘴上說「努力很重要」,人們還是會口是心非的在預測他人成就時過度重視天分的影響。為甚麼呢? 書中有個重要的概念: 一切平凡行動結合起來,創造了卓越

高成就者不一定有神祕秘訣,或是一定天賦異稟。絕大多數的高成就者其實就是在數十年平凡的累積中達到了卓越的高度。但我們見識不凡的結果時,很難相信其真的只來自平凡-如果如此,該如何解釋自己的平凡?人們因此將卓越歸因於為不可改變、無法控制的天分。

天分與努力的問題,相信大家在成長過程中也都思考過,因為最單一、最量化、最殘酷的「成就」量尺,就是考試成績。從小身處於怪物級菁英群中的學渣我,觀察到的也跟作者的結論相當吻合。

當然,是有人單靠天分或是努力達到優秀。但真正達到卓越、持續拿出頂尖成績的,肯定都是不論天分或努力都有好幾個標準差的「學霸」。

或許是因為對於天分也有政治正確吧,媒體對學霸的描述通常不會過於偏向神童的調調。不過,也還是有很多學生將自己成績不好歸咎於「自己就不是讀書的料」,在羨慕學霸的天資時忽視了學霸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成就 = 天賦 X 時間 X 時間

說到「就不是讀書的料」,就帶到下個重要觀念:「變動心態」。固定心態相信一個人的能力是固定的,但變動心態相信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成長的。

以固定心態來看,成就 = 能力 X 時間 = 天賦 X 時間,因此勤能補拙的程度相當有限;但以「能力隨投入成長」的變動心態考慮,成就 = 能力 X 時間 = 天賦 X 時間 X 時間。天賦依然相關,但投入時間的能力-恆毅力的重要性大大上升了。

就拿龜兔賽跑來說吧,固定心態的想法是烏龜就是爬的那麼慢,所以牠投入的時間必須是兔子的時間乘上雙方速度的比值才能趕上兔子。如果以變動心態考慮,天賦的差距仍會使烏龜需要投入比兔子更長的時間,但烏龜投入時間對成就的影響變成了平方。但總有一天,因為隨著時間的成長,烏龜可以靠著投入跑得比兔子還快。

心態在能力、志向、恆毅力中都扮演關鍵角色。作者不斷變動心態的重要性。相信自己能夠進步、能夠打造志向、能夠堅持下去的信念是使人超越天賦限制的關鍵。就如亨利·福特所說:「不論你相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你都是對的。」

「打造」志向

書中有個有趣的寓言: 有人問三個水泥匠:「你在做甚麼?」,一個水泥匠說:「我在砌磚。」;另一個水泥匠說:「我在蓋一座教堂」;又另一位水泥匠說:「我在打造上帝的殿堂。」

如果恆毅力本身也是受先天主導的性質,那也不過是天賦的另一種形式罷了。不過作者的研究指出,恆毅力確實可以被培養。明智的教養、適當的挑戰、不放棄的文化都是能讓人更加恆毅的因素。

平常我們都說「尋找」自己的志向,暗示著熱情就藏在腦海中某處。因為這樣的想像,無數頹廢青年如我就這麼癱軟在沙發上等待著佛根費里曼在一旁宣告「這就是你一生的熱情了。」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不是這麼運作的。志向不是甚麼神祕的天啟,而是在行動中被打造出來的東西。作者談到很多人其實在初從事後來的一生事業時,並未如小說般感到「阿,這就是我出生在世上的理由。」相反的,很多人都是在不斷投入後才逐漸發現這是自己的熱情所在。甚至有時就如水泥匠的故事一般,志向其實只是一個觀點,找到工作中的意義。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天賦是不是過譽了?」是也不是,恆毅力確實是通往卓越的關鍵。也可以用堅持不懈的投入打造-這樣的心態本身也是成就卓越的關鍵。變動心態能解釋了懶惰的我下滑的成績-投入時間的平方效應開始趕上天賦的影響。

Hard work beats talent when talent doesn’t work hard -Kevin Durant

的確,隨著時間過去,勤勞的烏龜會跑的懶惰的兔子還快。不過說沒有努力不能彌補的天分就落入政治正確的虛假了。現實還是挺殘酷的,總有比你混但混的比你好的欠揍懶惰兔子。「勤勞打敗不下苦工的天分」也暗示者天分與恆毅力兼有,仍大於單有恆毅力-最令人更絕望的還是比你勤勞的兔子。

必須說,這本書雖然看起來蠻激勵人心,但實在是太過混雜。作者太過想要強調「天賦之外」的命題,東講一點西講一點,幾乎把整本書變成「天賦之外能讓你成功的一切因素」的大雜燴。雖說這些相關的知識點也不是無用,但分支太多,讓我覺得對恆毅力本身的探討不夠深入,略有捨本逐末之憾。

Image Source: Photo by Ben Mullins, Nick Abrams, Drew Graham on Unsplash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