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隨波逐流的善良需要希望
有時真相還不夠好,有時人們值得更多 | 藝文
「拂曉前的夜晚總是最為黑暗,但我保證,黎明將來。」2008年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檢察總長哈維·丹特向人心惶惶的高譚市民說了這段話。《黑暗騎士》中有私刑與法治的辯駁,也有瘋狂與原則的拼鬥,不過,我想談的是其中最隱約,但或許才是真正的意涵:希望。
Gordon: He’s not a hero. 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night.
《黑暗騎士》中有三個希望:感情、人性、英雄。
第一,布魯斯「蝙蝠俠」偉恩將青梅竹馬瑞秋·道森「當你不再是蝙蝠俠,我們就能在一起」的承諾,視為深陷打擊犯罪責任中的自己作回一個凡人的唯一希望;第二,受小丑用炸彈挾持的郵輪上的市民,將另外一艘郵輪上的囚犯不犧牲市民以換取自身的存活,視為對人性的希望。
以及最重要的希望:「白色騎士」哈維·丹特,他能將高譚市從組織犯罪的深淵中救出,用正義的法治取代蝙蝠俠的以暴制暴,使他不再需要戴上面具。為此,高譚市的人民,以及蝙蝠俠自己,都懷抱著對這個英雄的希望。
這三個希望,全都破滅了。瑞秋·道森在死前曾向阿福遞了張便籤,裡面透露了她心意已變,打算跟哈維丹特共度餘生;郵輪上的囚犯其實都想犧牲另艘船上的平民,只是有個面惡心善的囚犯搶下了引爆器丟出船外,才沒讓其他囚犯得逞;而平民船上的「善良市民」更只是因為懦弱而不敢按下引爆器。
哈維·丹特更是在瑞秋·道森死後性情大變,為了復仇謀殺五人,從「白色騎士」變成了「雙面人」,印證了自己曾說的「要麼作為英雄死去,要麼活到眼見自己成為惡人」。
若在此打住,就只是厭世罷了。但《黑暗騎士》的寓意要黑夜永駐更深。在殘酷的現實被小丑毫不留情的揭開後,拯救一切的,卻是謊言。
瑞秋死後,眼見蝙蝠俠已瀕臨崩潰的管家阿福,不忍摧毀他最後的寄託,最後將便籤燒去;在郵輪上的市民無法知道囚犯郵輪上的真相,以為對方不忍按下引爆器;在哈維丹特對刑警高登的家屬行兇不成伏法後,蝙蝠俠為了不摧毀對「白色騎士」的希望,毅然決然的扛下罪名,以維持哈維的名譽。
但為何寧可說謊,也要維持已經破滅的希望? 答案深藏在小丑的一句台詞「人們僅如世界容許般的善良。」
不被世界允許的善良,貫穿了黑暗騎士三部曲。在《開戰時刻》中,殺死偉恩父母的兇手並不邪惡,而是被貧窮逼得走投無路,被恐懼逼得痛下殺手。在《黑暗騎士》中,在小丑的威脅下,警察為了保護自己在醫院的親屬,不惜嘗試殺害無辜的記者;在《黎明升起》中,人們在法制崩潰後四處搶掠,直接讓城市退回了霍布斯的「自然狀態」。
乍看,這是反派讓平時守法的市民忘記了善良。實際上,反派們不過是揭露出人們在文明的遮羞布下行惡的潛質。善良,不過是隨波逐流。
Joker: See, their morals, their “code”…it’s a bad joke, dropped at the first sign of trouble. They’re only as good as the world allows them to be. I’ll show you,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these “civilised people”? They’ll eat each other.
所謂「善良的市民」中,有多少人真有碰過能激起殺意的傷痛,能配的上犯罪的難關? 在日常之中,又是多麼小的利益或不便,就能輕易的讓「善良的市民」在道德上妥協?
這樣的「善良的市民」,有多少真能在難關中守住與邪惡的界線? 又有多少真有資格高高在上的將犯罪之人撇為「惡人」,無視兩者的本質並無二致,無視「惡人」的世界根本容不下善良? 這些所謂「善良的人們」,其實只是幸運罷了。
Harvey Dent: You thought we can be decent man in an indecent time. But you were wrong. The world is cruel. The only morality in a cruel world is chance.
這就是小丑對文明的質問。他也徹底的贏了,他讓平凡的市民意想犧牲他人,讓英雄成了謀殺的惡人。但小丑漏算了真正的守護者,蝙蝠俠。
Batman: But the Joker cannot win. Gotham needs its true hero.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I can do those things, because I’m not a hero, not like Dent. I killed those people, that’s what I can be.
潘朵拉放出一切罪惡時,只有希望留在盒中。在瘟疫、憂傷與災禍肆虐的現實中,希望只能是謊言,但是,也只需要是謊言。只要人相信這世界容許善良,其實就已經足夠。囚犯船不犧牲他人的假象,讓平民不忍按下引爆器。
哈維·丹特帶來的希望,最終淨化了高譚市,讓組織犯罪最終在高譚市內絕跡。謊言撐起的希望,讓高譚市的人民展現出了善良。即使黑夜永駐,盼著黎明的人們捧著的燭火,就足以讓人度過黑夜。
Batman: Sometimes the truth isn’t good enough, sometimes people deserve more. Sometimes people deserve to have their faith rewarded.
為了維持希望,蝙蝠俠必須成為惡人,真相必須被隱藏;為了維持隨波逐流的良善,雙面人必須成為英雄,謊言必須被頌揚。隨波逐流的高譚市不值得希望,卻需要白日中的英雄;只值得現實,卻不需要黑夜裡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