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教會我的事: 爬不上去,都是命運在雷我!

三個讓我們高估自己實力的原因

Dondon Tsai
6 min readFeb 12, 2019

在風靡世界的競技遊戲「英雄聯盟」中,玩家們與實力相近的其他玩家組成團隊,對抗另一隊上的玩家。玩家會依實力高低分成不同的「牌位」,提升自己的「牌位」的過程又稱「爬分」。

對沉迷英雄聯盟的重度玩家來說,遊戲,就是虛擬的人生。

人生中,人們為地位打拼;遊戲中,玩家為牌位爆肝。與無形的地位不同的是,英雄聯盟中的牌位還真亮晃晃的寫在個人主頁上,想藏也藏不掉。現實中也許你是台大我是學店,但只要我的牌位比你高,在遊戲中你就是個臭「低端」。

牌位由低至高分別為鐵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鑽石、大師、宗師、及菁英

遺憾的是,即使玩了五年,投入無數時間,我還是個牌位「銀牌」的低端。

每場遊戲,不論我的操作有多麼出色,隊友還是會找到方法輸掉遊戲。遊戲還沒開始幾分鐘,隊友就會被「單殺」,被對手打的落花流水。我的實力其實遠超這些低端,這些「銀牌」的失誤很明顯不跟我精美操作同一個檔次。但這些豬隊友除了互相指責之外,感覺甚麼也不做。神對手總在對面,豬隊友總在這邊,這要我要怎麼贏嘛。

肯定是這個遊戲虧待了我,才讓我困在低端吧。

才怪。都幾千場了,牌位在哪,實力就在哪。理性一點思考,同樣是「銀牌」,隊友的實力理應跟我相同,對手跟隊友的實力的平均更不應有差別。那,為甚麼我還是感到被虧待了,為甚麼我仍認為我的實力不只如此?

是錯覺吧。

這還真的是錯覺。「我被遊戲虧待了,我有高端的實力」的「高端錯覺」不只出現在沉迷英雄聯盟的「低端」;所有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的魯蛇也同樣想著「我被世界虧待了,我有溫拿的條件。」這種思維模式,其實我們都有。

大腦並非完美的邏輯機器,而會不時產生思維的偏誤,進而使認知出現錯覺-例如以為自己的實力遠超現實。產生「高端錯覺」的偏誤還不只一個而有三個:歸因偏誤、高估貢獻、可及性偏誤。這三個偏誤綜合起來,就產生了「高端錯覺」。

歸因偏誤

讓我們高估自己的實力的第一個原因是一種「歸因偏誤」,對事件的解讀受到了內心期望的影響。為了「證實」自己很強的期待,我們會將成功歸給自己,失敗歸給環境,因此產生了實力很強的錯覺。

在我們操作高超時,我們的反應大都會是「哇,我真厲害。」;但當我們嚴重失誤時,我們的反應反而常是「阿,網路太慢」。成功是因為實力的發揮,又對自己多了點自信;失敗是因為運氣的干擾,對自己的信心毫不動搖。同時,高人一等的期望使我們解釋他人的成敗時,反倒容易將成功解釋成運氣;失敗解釋成個人。

from memegenerator.net

仙人拍鼓有時錯,無限猴子能成詩,任何成敗都有運氣跟個人因素。即使我們不是有意識的在拉抬自己貶低他人,潛意識中的期望還是會通過歸因偏誤將現實扭曲,呈現出自己實力高出一截的樣貌。很抱歉,低端都一樣廢。

高估貢獻

不過,有時候我們還是覺得,隊友好像都在逛街一樣,只有自己有在玩遊戲。為甚麼我們會覺得我們的貢獻比別人多?因為分工時人聚焦於自己的工作,使人無法綜觀全局。所以我們容易放大自己熟悉的面向,進而高估自己的貢獻。

在英雄聯盟兩方互相碰撞的戰鬥中,玻璃大砲的「射手」、爆發傷害的「刺客」、保護大家的「輔助」與提供控制的「坦克」都需要達成自己的任務,才能讓團隊獲得勝利。但是「射手」在瘋狂輸出傷害時,很難注意到自己的生存其實必須感謝不懈保護自己的「輔助」;同樣,「刺客」在成功刺殺時,也不容易注意其實目標早如待宰羔羊般的被「坦克」控制。

雷·達利歐

專注在自己的工作時,很難看到他人的貢獻。現實也是如此,創立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的雷·達利歐曾對員工做過調查,要求員工在問卷中填寫自己在公司中貢獻的百分比,最後的總和是驚人的303%。當然,這不可能。

可及性偏誤

那麼,又為何我們會覺得對手總是神對手,隊友總是豬隊友呢? 我想這是「可及性偏誤」的緣故。

當我們被問到「某某事有多常發生?」這種問題時,由於人腦對頻率這類統計問題非常不在行,潛意識中我們真正拿來自問的是「某某事有多容易被記起?」由於兩個問題的答案大多近似,因此這個啟發法(heuristics)大多可行。但當記憶深刻的事件影響我們喚起記憶的難度時,就造成可及性偏誤。

豬隊友給人的印象就挺深刻的。英雄聯盟中的豬隊友大多反應遲緩、操作不佳,經常可以單槍匹馬的將整個隊伍帶往失敗。如此輸掉遊戲就足以讓英雄聯盟玩家們情緒崩潰。更加令人惱怒的是,這些隊友有時態度還不甚友善,因此玩家們就時常在賽後的聊天室裡問候彼此的家長。反觀,一個友善,實力也不錯的隊友,可能在下場遊戲開始前,就已從記憶中淡去。

from http://weknowmemes.com/

因此,當我們在回想隊友跟對手的相對實力時,內心浮現的自然是那玩的差勁、嘴巴還不太乾淨的豬隊友,而不是隨機配對下隊友跟對手的實力理應平均的現實了。

這三個偏誤互相加乘,組成「高端錯覺」,讓我們以為自己若不是被命運詛咒般的倒楣,其實可以爬的更高。人確實有倒楣的時候,但長期來說,我們最終的位置仍反映了我們的實力。隊友對手來來去去,真正能影響「牌位」的只有自己。怨天尤人不會使人進步。鎮日將失敗歸咎於環境,只會使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要提升「牌位」,還是得提升實力;要提升實力,就必先認清實力。

認清自己就是個低端,開始「爬分」吧。

Photo Credit: Razvan Chisu, Samuel Zeller on Unsplash

--

--

No responses yet